水稻胡麻斑病、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

发布时间:

2023-05-22

  俗话说的好:“三分靠种,七分靠管”,产量高不高,关键在于管理,特别是现阶段,高温高湿、阴雨连绵、大风不断,有恰逢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,是水稻抵抗力最弱的生长阶段,如若管理不及时,极易发生各种病虫害,造成减产。下面讲述2种近2年常常发生的病害:

  

水稻胡麻斑病、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

 

  水稻胡麻斑病: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。由真菌浸染引起的属于真菌性病害。

  发病症状: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,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。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,以叶片为多。芽期受害,芽鞘变褐色,芽未抽出,子叶枯死。苗期叶片、叶鞘发病多为椭圆病斑,如胡麻粒大小,暗褐色,有时病斑扩展连片成条形,病斑多时秧苗枯死。成株叶片染病,初为褐色小点,逐步扩展为椭圆型斑,如芝麻粒大小,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,边缘褐色,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,严重时连成不规矩大斑。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涸,淡褐色,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(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)。叶鞘上染病病斑椭圆形,暗褐色,边缘淡褐色,水渍状,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矩大斑。

  发病原因:1、缺钾、缺锌及营养不良导致。

  2、缺肥、缺水。

  防治时期:水稻分蘖期---抽穗期

  防治方法:1、药剂浸种:用25%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浸种。

  2、科学肥水管理:施足基肥,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。实施浅水勤灌,既要避免长期淹灌又要防止缺水受旱。

  3、药剂防治:亩用40%稻瘟灵80毫升+30%苯醚甲环唑10毫升+磷酸二氢钾100克+有机硅10克兑水30公斤喷雾,隔2-3天再喷一次。

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:

  

水稻胡麻斑病、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

 

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:又称细条病、条斑病,属于细菌性病害。

  发病症状: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多数在水稻倒2叶前后发病,主要表现是先红叶尖,是细菌侵染造成的。多发生在氮肥大的田块,特别是在孕穗期,受高温高湿连续阴雨大风的天气影响下,极易发生细菌性条斑病。连续阴雨大风过后,水稻叶尖的红色条斑迅速扩展,可能在几天内,全田都变成红色,影响植株光合作用,进而影响产量。

  发病原因:1、高温高湿

  2、台风暴雨造成伤口

  3、偏施氮肥,灌水过深

  防治时期:孕穗、抽穗阶段

  防治方法:1、种子处理:用噻唑锌拌种

  2、避免偏施、迟施氮肥,配合磷钾肥施用,忌灌深水

  3、药剂防治:常用的治疗细菌性病害的药剂有噻森铜、噻唑锌、氯溴异氰尿酸、农用链霉素等,在苗期或大田看到有条斑出现时,应及时喷药进行防治,如遇台风或暴雨再补防一次。

相关新闻